> 文章列表 > “群盗忧方切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群盗忧方切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群盗忧方切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群盗忧方切”出自明代苏濂的《时事》。

“群盗忧方切”全诗

《时事》

明代 苏濂

群盗忧方切,繁霜况暮春

封疆谁锁钥,天地渐风尘。

处处鸣弦日,家家望雨人。

时危身尚弃,空有泪沾巾。

《时事》苏濂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时事》

群盗忧方切,

繁霜况暮春。

封疆谁锁钥,

天地渐风尘。

处处鸣弦日,

家家望雨人。

时危身尚弃,

空有泪沾巾。

中文译文:

众多盗匪的威胁令人忧虑至极,

严寒的霜冻却仍在暮春盛行。

国土封疆的钥匙被谁保管,

天地渐渐被尘土所覆盖。

各地都传来战鼓声,

家家户户期盼着雨来滋润田园。

时局危急,但身边的人却放弃你,

只能空有泪水湿透巾帕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是明代诗人苏濂的作品。他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苦难。诗中揭示了时局的危险和人们的困境。

首先,诗人提到了群盗的威胁,暗指社会的动乱和治安问题。这种盗匪的存在给人们带来忧虑和不安。

其次,诗人通过描述繁霜依然在暮春时节出现,暗示了世事的反常和不寻常。这种寒冷的气候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异常,也可以作为一种象征,代表着社会的动荡和困苦。

接着,诗人用“封疆谁锁钥,天地渐风尘”来描述国家的疆土逐渐被尘土覆盖,意味着国家的边疆失守,政权的动荡。

然后,诗人用“处处鸣弦日,家家望雨人”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期盼,希望战事能够结束,希望有人能够带来雨水滋润田园,使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。

最后,诗人以“时危身尚弃,空有泪沾巾”作为结尾,抒发了自己的悲愤之情。他表示,在时局动荡的时刻,身边的人竟然放弃了他,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。他的泪水只能湿透巾帕,无法改变现实。

总体而言,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刻画了明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困苦。诗人在揭示社会问题的同时,也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之情,以此来呼唤社会的安定与和平。